生物学特性
形态特征
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子座单个,罕2-3个从寄主前端发出,全长4-11cm,长棒形或圆柱形,基部粗1.5-4mm,向上渐细。头部近圆柱形,褐色,初期内部充实,后变中空,长1-4.5cm,粗2.5-6mm,尖端有1.5-5.5mm的不孕顶部。子囊壳近表面生,基部稍陷于子座内,椭圆形至卵形。子囊多数,细长,产生在子囊壳内。每个子囊内具有子囊孢子,通常1-3个,少数为4个或更多,长线形,有多数横隔,不断裂为小段,大小(160-470)μm×(5-6.5)μm。 生活史 冬虫夏草为兼性腐生菌,以鳞翅目、蝙蝠蛾科虫草蝙蝠蛾的幼虫为寄主,夏季,蝙蝠蛾将卵产于草丛的花叶上,随叶片落到地面。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,便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。土层里有一种虫草真菌的子囊孢子,它只侵袭那些肥壮、发育良好的幼虫。幼虫受到孢子侵袭后钻向地面浅层,孢子在幼虫体内生长,幼虫的内脏就慢慢消失了,体内变成充满菌丝的一个躯壳,埋藏在土层里。经过一个冬天,到第二年春天来临,在较温暖、潮湿的环境下,菌丝开始生长,到夏天时长出地面,虫体头部生长为有柄棒状棕色的子实体,形如一根小草,这样,幼虫的躯壳与小草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“冬虫夏草”。 生态分布 生态环境:生于虫草蝙蝠蛾等的幼虫体上,常见于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上,尤多见于具有积雪、排水良好的高寒草甸。